[info]
地址:103台北市大同區哈密街61號
交通:捷運紅線-圓山站2號出口,庫倫街直走右轉大龍街,約10分鐘路程
開放時間:06:30~22:30
電話: 02 2595 1676
官網:http://www.baoan.org.tw/
/
大龍峒保安宮,也稱「大浪泵宮」或「大道公廟」,為國家二級古蹟。在清朝與艋舺龍山寺、清水巖祖師廟有臺北三大寺廟之稱。
保安宮初創於1742年,本只為簡單木造小庵,據說保安宮最初是由當時四大姓合力集資而成,而由當地王姓族人捐出土地蓋廟,並獲陳、張、蔡姓等大姓的支持。
從民國八十三年開始,保安宮在傳統上,農曆三月十五為保生大帝之神誕日,是當地的重大的慶典活動,一看到搭起保生文化季的"門",就知道這裡又要開始熱鬧了。
保生文化祭將展一連串活動~古蹟導覽/義診/藝文比賽/傳統音樂饗宴/過火儀式/家姓戲...等等。
到保安宮前會先經過孔廟,裡面有很多可愛小松鼠,
「孔廟」也是散步小趣的好地方。
保安宮的對面像是一個花園,
布袋戲和歌仔戲...等活動,都會在這裡舉行,
神明就可以直接坐在「家裡」看戲。
裡面有一個很大的池塘,
小時候最喜歡去哪裡看鯉魚和烏龜了。
漢人大幅度開發大龍峒始於19世紀初。
1802年,中國泉州同安人,在此開設44間瓦店,因而形成俗稱四十四崁的街道,該街道取其原「大浪泵」地名閩南語諧音於隘門街坊,題曰「大隆同」。之後,大龍峒之地名亦為大隆同或大浪泵之轉譯。
在接到地板上也會看到"四十四崁",意思就是這樣來的。
/大龍峒保安宮的大殿/
這裡沒有像龍山寺的香客來的這麼多,但有求必應的保生大帝看起來反而有種寧靜大器的感覺。